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子宮中隔之臨床指引 (ASRM 2016)

.
子宮中隔是一種因胚胎時期穆勒氏管融合異常所導致的先天畸形,對於生育的負面影響包括不孕、反覆流產與不良產科病史。但是許多婦女即便有子宮結構異常,仍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所以關於子宮中隔的診斷與治療,始終有眾說紛紜的意見。此篇由美國生育醫學會發表的臨床指引,目的就在利用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釐清爭議並提供較為適切的臨床決斷與治療方案,全文刊登於2016年9月的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期刊。
.
●子宮中隔包括部分中隔與完全中隔,合併子宮頸中隔或雙子宮頸。
●對於中隔子宮的結構定義,目前尚無一致性的結論。
●大多數中隔子宮患者仍具有效的生育功能。
●弓狀子宮視如正常變異,在手術與預後評估時,應與中隔子宮有所區別。
●有良好證據顯示:與腹腔鏡及子宮鏡相較,3D超音波、超音波子宮腔造影術與磁振造影是鑑別中隔子宮與雙角子宮的優良工具。
(Grade B)
●中隔子宮的手術治療果效分析,會受限於沒有未治療的對照組。
●目前尚無足夠證據顯示子宮中隔與不孕症有所關聯。(Grade C)
●觀測研究指出:採用子宮鏡中隔切除手術可以提高不孕婦女的臨床懷孕率。(Grade C)
●良好證據顯示:子宮中隔會導致流產及早產。(Grade B)
●良好證據顯示:子宮中隔會增加不良懷孕預後的機率,如胎位不正、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胎盤早期剝離與週產期死亡率。(Grade B)
●有限證據顯示:不孕或反覆性流產個案接受子宮鏡子宮中隔切除手術,可以降低後續流產機率並改善活產率。(Grade C)
●目前並無足夠證據顯示:子宮中隔的長度或寬度會導致不同的產科預後。(Grade C)
●目前常用切除子宮中隔的技術包括冷刀、單極電燒、雙極電燒或雷射。
●子宮鏡所使用的擴張溶液與採用的手術方式有關,包括二氧化碳、生理食鹽水、glycine、sorbitol或mannitol。
●目前並無足夠證據能夠建議採用何種特定術式來實施子宮中隔切除。(Grade C)
●一般認為子宮中隔切除休養復原期為兩個月。(Grade C)
●並無足夠證據支持在術前採用療得高或腦下垂體協同劑來減低內膜厚度。(Grade C)
●目前並無足夠證據支持或反對於術後採用預防沾黏治療或其他特定措施。(Grade C)
.
.
建議:
.
●由於採用腹腔鏡合併子宮鏡進行診斷較具侵入性,對於子宮中隔的診斷,應採用影像學檢查或合併子宮鏡輔助。(Grade B)
●若有不孕問題、先前流產或不良產科病史個案,可以考慮接受中隔切除。(Grade C)
●若無不孕問題或先前流產者,應先評估利弊得失後才考慮是否接受手術。(Grade C)
. 
證據等級
.
Grade A: 優良品質證據
Grade B: 良好品質證據
Grade C: 尚無足夠證據
.
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 Volume 106, Issue 3, 1 September 2016, P530-540
作者:Practice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機構: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連結:https://www.fertstertdialog.com/users/16110-fertility-and-sterility/posts/10900-uterine-septum-a-guideline
.
我的部落格:http://lufarn.blogspot.tw/2016/10/asrm-2016.html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