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子宮腔內積水是否影響懷孕率?

.
根據2016年刊登於國際婦產科聯盟期刊(IJGO)的一篇文獻回顧的整合分析研究顯示:子宮腔內積水會降低試管嬰兒的臨床懷孕率。
.
子宮腔內積水(ECF: Endometrial cavity fluid),顧名思義就是子宮腔內有液體累積,臨床發生率約為3-8%左右。這些液體的組成可能為血液、黏液、內膜碎片或是輸卵管的分泌物。成因迄今不明,推測與輸卵管水腫導致逆流、內膜受到排卵針劑刺激所產生的過度反應、子宮腔發炎或子宮頸管閉鎖有關。
.
此篇研究從579篇的文獻中,篩選出六篇與子宮腔內積水有關的論文,包含共計5928個試管嬰兒治療週期,進行統合分析來探討子宮腔內積水的發生率與其對於試管嬰兒臨床懷孕率的影響,結果發現:
.
●有子宮腔內積水之【臨床懷孕率】比沒有子宮腔內積水為低。(OR 0.74)
●輸卵管水腫合併子宮腔內積水的【懷孕率】比單純輸卵管水腫更低。(OR 0.36)
●子宮腔內積水的群組中因為輸卵管因素導致不孕的比例顯著較高。(OR 2.10)

.
對於輸卵管水腫所造成的不孕,建議先利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以避免發炎反應對懷孕率造成不良影響。
.
另外,為了避免排卵針劑對於內膜的過度刺激反應,可以考慮經由分時療法(取卵週期+解凍週期)加以改善。首先將卵子受精後形成的胚胎進行玻璃化冷凍保存,等待下次週期再採用自然方式或低劑量的賀爾蒙補充療法來進行解凍植入,將可有效的改善子宮腔積水的發生並提高受孕機率。
.
評論
.
●根據此篇大規模的整合分析顯示:子宮腔積水會顯著降低該週期植入的臨床懷孕率。
●子宮腔積水的成因、積水出現的時機與積水的多寡,也是必須列入考慮因素。
●若懷疑輸卵管水腫所導致的逆流發炎反應,應考慮取消該次植入。
●若為暫時性生理反應導致的子宮腔積水,且於植入當日積水已經消失,仍可照常安排植入,並不會影響懷孕率。
●若超音波測量子宮腔積水的厚度超過3mm時,將會影響植入的成功機率。
●胚胎植入前,若仍然發現子宮腔內積水時,建議審慎與個案討論及諮詢,並考慮取消植入,以避免影響懷孕率。
.
資料來源:Int J Gynaecol Obstet. 2016 Mar;132(3):278-83
.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維生素D與試管嬰兒...有無關聯?


.
著名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於2017年11月15日刊登了一篇關於維生素D與試管嬰兒的文章,研究者發現:維生素D濃度充足的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治療能有較高的臨床懷孕率與活產率。

這篇系統回顧的統合分析,是由英國伯明罕大學Justin Chu等人共同發表,統計包括11篇公開發表的世代研究,共計2700名個案,分析接受試管嬰兒治療與維生素D的關聯。主要評估項目是活產率,次要評估項目包括生化懷孕率、臨床懷孕率與流產率。

如果以維生素D濃度充足與否來當成比較標準:

有七篇研究(2026名個案)顯示:維生素D濃度充足的婦女之【活產率】勝算比為1.33 [1.08-1.65]。
有五篇研究(1700名個案)顯示:維生素D濃度充足的婦女之【驗孕陽性率】勝算比為1.34 [1.04-1.73]。
有11篇研究(2700名個案)顯示:維生素D濃度充足的婦女之【臨床懷孕率】勝算比為1.46 [1.05-2.02]。
有六篇研究(1635名個案)顯示:流產率與維生素D濃度並無顯著統計意義(OR 1.12 [0.81-1.54])。

體內維生素D主要以D3(cholecalciferol)的形式存在,綜合美國內分泌醫學會與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的標準:血清內維生素D3濃度建議維持在20-30 ng/ml以上,濃度在12-29 ng/ml間表示維生素D不足,濃度<12-20 ng/ml將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然而當血清濃度超過150 ng/ml時可能出現毒性與不良副作用。本篇研究中的維生素D濃度判定,是比照2011年美國內分泌醫學會所制訂的標準。

由於是回溯性的統合分析,基於每篇文章的研究設計,此篇統計的弱點在於無法區別種族、地理區域因素、年齡、身體質量指數、維生素D的檢測時間點與標本類別(濾泡液或血清)。

子宮內膜具有維生素D的接受器,維生素D被認為是早期著床的調節者,維生素D缺乏時將會影響著床與胎盤功能,已經被證實會增加異常著床及產科併發症的風險,如子癲前症與胎兒生長受限。此篇系統回顧的整合分析顯示:維生素D與試管嬰兒的治療成果確有關連,在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前應將維生素D的濃度列入重要考慮項目。適度調整補充維生素D,能夠提升試管嬰兒的施術成果,也可以降低產科併發症的風險。
.
.
資料來源:https://doi.org/10.1093/humrep/dex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