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孕期巨細胞病毒(CMV)感染的診斷與處理

.
●先天性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是導致嬰幼兒聽力喪失的最常見原因。
●根據美國境內統計,每年約有將近四萬名(0.5-1%)新生兒受到感染。
●胎兒感染後,可能無症狀而自行痊癒,也可能導致嚴重障礙甚至流產或死亡。
.
●約有1-4%的婦女是在懷孕期間遭到首次感染,大多沒有症狀,雖能形成抗體,但仍有少數個案會再度感染。
●約有30-50%的胎兒會遭到垂直感染,約有18%的新生兒會出現症狀,包括黃疸、小出血點、肝脾腫大或死亡等。
●另有25%會在出生二年內出現後遺症,包括聽力受損、智商較低、脈絡膜網膜炎、痙攣或死亡等。
●孕婦非首次感染(再次感染或不同病株),症狀會比較輕微,而且傳染給胎兒的機率只有0.5-2%,嬰幼兒出現後遺症的機率也會較低。
.
●超音波的常見異常包括:大腦鈣化、腦室擴大、小頭症,腸回音增強、胎兒生長遲滯等。
●然而,超音波並非診斷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工具,由於後遺症常為漸進性發展,正常的產前胎兒超音波並無法排除感染可能。
●血清診斷方面,應接受IgM與IgG抗體檢查,若出現[IgG的血清轉換]或[IgM陽性且IgG效價很低],表示最近三個月內可能遭到首次感染。
●利用羊膜穿刺來偵測巨細胞病毒的DNA,是診斷胎兒有無感染的最佳選項。
●於妊娠21週或首次感染6週後接受羊膜穿刺,若未發現巨細胞病毒DNA,則敏感度可達97-100%。
.
●由於不符經濟效益,且尚無明確證據能夠證實藥物治療的好處,所以目前並不建議全面實施巨細胞病毒篩檢。
●常規篩檢可能會導致過多的非必要醫療介入,甚至造成對孕婦或胎兒的傷害。
●未曾感染過巨細胞病毒者,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包括經常洗手與戴手套,可以降低遭到感染的風險。
.
美國母嬰醫學會(SMFM)臨床指引摘要
.
●由於胎兒先天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機率為30-50%,若懷疑孕婦的初次感染時應進行診斷措施。[最佳實務]
●實驗室診斷應以[IgG的出現血清轉換]或[IgM陽性且IgG效價很低]為依據。[強烈建議.中等品質證據]
●妊娠21週或感染6週後接受羊膜穿刺,是診斷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最佳選項。[強烈建議.低等品質證據]
●目前不建議全面常規篩檢。[強烈建議.中等品質證據]
●不建議使用ganciclovir或valacyclovir提供產前治療。[最佳實務]
●產前使用抗病毒藥物或免疫球蛋白製劑,僅應限於研究用途。[最佳實務]

.

.
資料來源:http://dx.doi.org/10.1016/j.ajog.2016.02.042
.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艾微芙衛教:差之毫釐,容易被忽略的甲腺功能!

.
艾微芙國際生殖醫學中心 醫療總監 盧凡醫師
.
甲狀腺像是身體的能源總署,負責規劃並參與體內各種物質的新陳代謝。現代人壓力龐大,工作忙碌、運動過少、睡眠不足,經常誘發出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而不自知。一旦甲狀腺功能低下,就像車子油量不足,容易發生不明所以的併發症,導致生育功能障礙與懷孕結果不良,但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預防與治療的。
.
甲狀腺功能低下是育齡婦女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發生率約2.5%,大多數個案在臨床上都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容易遭到忽略。甲腺功能不足可能導致排卵障礙、不孕、流產、早產、胎死腹中、胎盤早期剝離、不足月早期破水、新生兒體重過輕、神經發展延遲、學習表現不佳、智商較低等。
.
懷孕期間由於能量需求增加,對於甲狀腺是一個巨大的壓力測試,另因孕婦會分泌大量的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CG),構造與甲狀腺刺激素(TSH)相似,所以懷孕期間的TSH正常範圍應隨著孕期而調整,美國內分泌醫學會建議第一孕期TSH應小於2.5 mIU/L,第二孕期維持小於3.0 mIU/L,第三孕期可略放寬至3.5 mIU/L以下。
.
根據美國生育醫學會於2015年9月發表的孕期前後甲狀腺功能低下之臨床指引摘錄重點如下:
.
●嘗試懷孕的女性接受血清TSH篩檢是合理的建議。
●計畫懷孕的婦女應將血清TSH調整至<2.5 mIU/L。
●懷孕期間若TSH >4 mIU/L會與流產與胎兒發展不良有明顯相關。
●甲狀腺自體免疫疾患與流產及不孕有關。
●第一孕期之TSH若>2.5 mIU/L時建議接受治療以改善懷孕預後。
●接受甲狀腺素治療的孕婦,應每月接受TSH評估並調整劑量。
●孕婦或哺乳婦女每日至少應攝取250微克的碘。
●產後憂鬱症患者應接受TSH、FT4與TPO抗體檢測。
.
若於孕前已知甲狀腺功能低下,應先將甲狀腺功能調至正常後再嘗試懷孕。孕婦一旦發現甲狀腺功能偏低,應立即接受治療並定時追蹤。甲狀腺素補充是一個簡單快速且有效的療法,即使懷孕期間接受用藥,也都非常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