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17項關鍵建議

.
歐洲生育醫學會之EndoKey Study Group在2016年4月公布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17項關鍵建議如下:
.
診斷方面:
.
01.應考慮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科症狀包括:經痛、骨盆腔疼痛、深部性交疼痛、不孕等。
02.應考慮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非婦科症狀有:排便困難、解尿疼痛、血尿、直腸出血與肩膀疼痛。
03.可採用經陰道超音波來診斷或排除卵巢巧克力囊腫。
04.若根據病史或身體檢查懷疑有深層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時,應採用進階影像檢查來評估輸尿管、膀胱與大腸有無遭到侵犯。
.
治療方面:
.
05.經過詳細諮詢後可以根據經驗療法給予適當止痛藥物、避孕藥或黃體素。
06.減輕子宮內異位症引發的疼痛的治療選項包括:避孕藥、黃體素、黃體素拮抗劑、腦下垂體協同劑等。
07.選擇使用賀爾蒙製劑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的疼痛,應考慮病患喜好、副作用、效力、成本與可用性。
08.採用腦下垂體協同劑時可以考慮開立賀爾蒙加回療法防止骨質流失與更年期症狀。
09.採用腹腔鏡診斷並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有效減輕疼痛的方案。
10.深層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可以轉介至專門醫學中心以提供跨領域的治療選項。
.
不孕方面:
.
11.對於輕度或中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以腹腔鏡手術進行切除或燒灼,與僅進行診斷性腹腔鏡相比,可以提供較高的繼續妊娠率。
12.切除巧克力囊腫包膜後之自然受孕率,比僅僅引流或電燒為佳。
13.術前應先諮詢術後卵巢功能降低的風險,尤其是先前曾經接受卵巢手術的患者。
14.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不孕症,合併輸卵管功能不佳、男性不孕或其他助孕方式未能成功者,可以考慮提供人工協助生殖科技。
.
其他:
.
15.若因手術切除卵巢而導致停經者,應持續補充賀爾蒙,如雌性素與黃體素或利飛亞(tibolone),至自然停經年齡為止。
16.應詳細告知並諮詢任何意外發現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17.雖然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罹患卵巢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機率略微上升,但是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導致癌症,此外,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者的總體癌症發生率也沒有增加。
.
資料來源:Hum. Reprod. Advance Access published April 24, 2016.